成都苗圃合作社转-园野手记 汪洋
种树之前,王学勇想象的生活是这样的——
在院里逗逗鸡……
去地里摘葡萄……
池塘边钓钓鱼……
然而种树之后……
回到2012年,从事建筑行业的王学勇突发奇想,在句容乡间租了十来亩葡萄园,他打算再弄个小鱼塘,朋友来了有个地方喝茶招待。当时句容正在打造“乡村第一绿道”,几十公里的绿道两旁都要做景观提升,政策很支持,王学勇动了心,一把拿了200亩地。
拿了地不能荒着吧?就想到了种树。
搞了十几年建筑的王学勇,喜欢树,但对苗圃完全没概念。
于是就开启了这段非典型苗圃的“攻”“守”之路。
苗圃头件事:种什么?
王学勇有头脑,“不能和老百姓抢饭碗”,一般的苗他不种。
他请教了南京林业大学的老师,得到的建议是种染井吉野樱。
那是个工程上仍以早樱、晚樱来区分樱花分类的年代,染井吉野这样的品种价格高,知道的人少,南京地区还鲜有苗圃种植。
王学勇跑了几回山东,毫不犹豫地买回来种。虽然种植方面没太多经验,但是全国跑一圈,王学勇的视野开阔了,心也大了。自己喜欢的新品种,不管距离多远,都敢买回来试种。山东的日本红果海棠,四川和金华的品种桂花,福建的钟花樱(福建山樱花)……
王学勇的高杆染井吉野樱
王学勇的思路很清晰,句容地处长江中下游,不管是南苗北移,还是北苗南迁,都需要在这里过度。只要我这里移栽成功了,无论是苗木的品质、成活率还是销售范围,就都具备了优势。
另一个层面,现在还默默无闻的新品种,种上5年8年,等市场起来了,地里的苗也都大了,到时候人无我有,人有我粗,肯定一炮而红!
2014年,王学勇将苗圃扩至500亩,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他的苗圃攻艰战!
有了冲破云层的动力,却不一定能平稳飞行。对于一个初涉苗圃的人来说,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考验在等着他。
因为对种植的密度没有概念,王学勇最初的想法是不浪费每一寸土地,怎么满怎么种。这让他在后来几年吃尽了苦头,树干逐年长粗,树冠却挤到一处。这两年,王学勇终于下定了决心,树型不好的尽早砍掉,能移的尽量移栽出去,留好株行距,培养精品树。
引种钟花樱也颇费了一番功夫,头两年,因为没有把握好移栽时间,几十万都打了水漂。第三年,终于摸到了种植的规律,那一年种下去的钟花樱,如今都已枝繁叶茂。
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从最初引种的几十个品种,到现在主打染井吉野樱、日本红果海棠、钟花樱三大品种,中间走了多少弯路,交了多少学费,王学勇自己都数不清。
王学勇和他的日本红果海棠
好在他的主业能够为苗圃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加上他对苗圃的规划有个清晰的认识:种苗和育人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做好五年十年持续投入的准备,只有守得住,方能见云破天开!
我到林梅驿站(句容绿道生态农业花木园)时,秋风刚刚扫过一遍落叶。王学勇带我去园子里喂了鸡,看了葡萄园,又往苗圃深处走。
后面就是王学勇的林梅驿站(句容绿道生态农业花木园)
海棠挂了满树的红果,摘一棵,酸酸甜甜的味道。这批日本红果海棠大多长到了6-8公分的规格,树形漂亮,果量惊人。
池塘边的片红果海棠,远看一片红艳
染井吉野樱也长到了8-12公分,高杆、低杆都有不少的量。
而后种的200亩钟花樱,现在成了王学勇的骄傲。
王学勇和他的钟花樱
正如王学勇当初所想,五年之后的现在,外地引进的树种适宜了句容的环境,樱花的品种也得到了普及,他的树长到了上工程的规格,无论是品种、规格、数量,在周边地区他都有了先发的优势。
但转守为攻,王学勇还备了几步棋。
一是钟花樱的品种选忧,他与福建林科院的专家合作,正在进行这一步工作。在花期、花色、花型、花量等方面进行优选,通过实验、扩繁,最终形成系列产品。
二是和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借助专业院校的科研力量,在林木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林特产资源标准化培育等方面拓展新路。
三是往苗旅结合方面再做尝试,来年,王学勇准备再租400亩地,一边稀植扩繁,一边打造他梦想的景区。
新拓开的湖边道路,边种树边打造景观
从2012,到2018,王学勇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守”成了专业的苗木人,相比于种树之前他想象的生活,也许现在,才更精彩!
观者有话说:像王学勇这样近千亩的大型生态农庄,无论在管理、发展思路,实际经营上都是对管理者的一种挑战。在成都也有类似的生态花木农业基地,是把,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作为一个成都花木人,在这里要预祝:王学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