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苗圃协会转-花呆子
2018荷兰花展已经落幕,笔者此次再去荷兰,对这个鲜花帝国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在此记录下来,与国内从业者共享。今天先谈一谈鲜花帝国的缔造者——荷兰鲜花从业者。
按常识判断,鲜花产业属于农业产业范畴,但荷兰的鲜花产业却不是那种典型的农业思维,荷兰的种花、卖花者,与农业从业者有着许多不同。
这种不同,首先体现在鲜花拍卖这种交易模式上。这是一种100多年前由种植者联合发明的通过集中货源、集中买家、统一标准、降价拍卖的交易方式,从此以后采用降价拍卖的方式都被称为“鲜花式拍卖”,或“荷兰式拍卖”。
鲜花拍卖,利用快速消失的时间,使得联手压价行为无法达成,刺激买家在高位出价,实现快速交易,解决帐期问题。为了把拍卖效能发挥到最大,市场方对货品进行了规范包装的引导,在千姿百态的鲜花中建立了庞大的标准体系,并影响全球。鲜花价格随着供应量和节假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涨跌,但是却没有中国市场波动那么大,总体趋于平稳。
荷兰鲜花拍卖的买家和卖家遍及全球,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供给、采买、资金结算和物流配送,在规范全球鲜花商业秩序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鲜花拍卖模式直到今天都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
▲荷兰阿斯米尔拍卖市场
其次,从地缘上来说,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地区都是典型的商业区,而非农业区域。从地缘角度可以看出,从事鲜花产业者其天赋基因其实是商业,甚至有着金融的隐性天赋。
回顾一下鲜花商业的历史,我们发现鲜花贸易已持续了2000多年,公元前古埃及流传下来的一张莎草纸上记录着早期的鲜花交易单:交付1000多朵玫瑰和2000枝水仙,另外再赠送2000枝水仙。那时的鲜花交易就已经实现大宗采买了,而且带有订单商业的影子。
在漫长的时光里,鲜花曾经是身份的象征,是一种易消耗的奢侈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拥有花园、种植鲜花、培育品种、园艺和花艺应用等都是上层阶级才能够享受的雅兴。在东方,唐宋时期的花卉品种培育已到达极致,以蔷薇属的玫瑰和月季为例,当时培育出的花型、花色就已涵盖了目前流行的花型和花色(见《中国古老月季》),而各种园林花园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西方更是如此,今天世界花艺名园几乎都是当年的皇家园林、花园,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拿破仑的约瑟芬皇后。在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追求时髦的女人会花50多美元买花佩戴在身上,而那时候买一匹马也只需要62美元(见《鲜花帝国》)。19世纪末查尔斯·巴纳德出版了一本书《我的十杆农场及我是如何成为花商的》,讲述了一个女寡妇玛利亚·吉尔曼是怎么通过种花、卖花发家致富,从而改变自己女性不被重视的地位,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原来,种花卖花改变命运的故事,一直在发生。
到了郁金香狂热时期,郁金香直接成为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工具,使得整个欧洲权贵、商人、平民百姓都为之疯狂。郁金香泡沫破灭后,荷兰告别了黄金时代,取之而来的是更为保守、务实、长线发展的商业模式。
▲荷兰阿斯米尔拍卖市场
在荷兰鲜花产业上,可以看到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注重育种。经历了郁金香泡沫的荷兰人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了解品种价值的商人,他们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进行育种工作,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品种权的购买和贩卖,直到今天,荷兰品种依然是全球流通的绝大多数的品种。以中国为例,你能见到的各类切花,90%以上都是荷兰品种。
荷兰的育种公司绝大多数都是百年左右的企业。一个荷兰育种公司的家族继任者告诉笔者,如果现在停止育种工作,其公司储备的品种资源依然可以支撑运营至少50年。玫瑰育种其实就是大型的父母本排列组合,荷兰人用了100多年时间进行培育、全球收购和严谨的排列组合,其育种成绩让全球很多育种者感到绝望——因为绝大多数的排列组合荷兰人都已经尝试过,好的品种甚至已经申请了品种专利,受到专利权保护。
二是注重设施。荷兰其实不是一个适合鲜花种植的国家,但是他们对于鲜花的各项技术研究不仅有着国际视野,还有着严谨的态度。通过研发和全球技术购买、引进,使得荷兰能够产出世界一流的鲜花,同时也能到世界各地种植、生产和销售鲜花。
为了寻求更为低廉的种植生产成本,荷兰人发挥他们“海上马车夫”的特性,带着鲜花和种植技术走出国门,将这个产业面向厄瓜多尔、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等国家扩张。荷兰人的品种控制、贸易渠道控制,加之荷兰政府的干预,使得荷兰在世界各地种植的鲜花进出荷兰享受零关税政策,并享受荷兰政府在荷兰的政策支持。
在这样的产业扩张中,荷兰人用商业模式代替传统的殖民模式,在和平中实现产业植入,并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是注重品质。多年来,荷兰人一直在研究鲜花如何开花、如何开放时间更长的秘密。
为了实现鲜花更完美的生长环境,他们通过基质栽培和精准的水肥设施,让鲜花生产实现全数据化管理。在荷兰的鲜花农场里,到处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而工人非常少。他们发现了乙烯、温度、光照对于鲜花开放的影响,发明了乙烯阻隔剂、鲜花保鲜剂、灰霉药水等药剂,让温室鲜花有了更强的保护,支持全球的运输。
在荷兰,关于瓶插期是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有两个重要变量——温度和时间。即便是温度,他们也分别对地里的温度和温差、采后处理的温度、保存和运输温度做了不同研究和设定,所有环节都可以大数据,并且不断优化。
前两天,花店朋友问我:为什么荷兰的花机械损伤小,中国的花机械损伤大?我想了半天,讲了一句在荷兰企业里听到最多的话:鲜花就是婴儿,对鲜花要像对婴儿一样去照顾和呵护。
在荷兰的鲜花基地里,鲜花有专门的采摘通道,并用专门的工具包裹,避免花头损伤;在采后车间,采摘下来的花朵会在不同的低温下进行鲜花处理,保鲜、预冷时间严格控制;在分货分装车间,地板和台车轮胎都是减震的,整个运输过程中不会听到国内市场和包装厂里那种“哐啷哐啷”的声音;花桶、花盒的分类移动在传送带上完成,更高效的同时也避免了大幅度运输带来的花损。此外,从花材到货、处理、分货、装箱、储存到出库全过程都有冷链控制,花宝宝们从半梦半醒之间一直到客户手里,不仅不会有机械损伤,瓶插期损失也不大。
▲荷兰阿斯米尔拍卖市场
为什么国外比我们好?这是意识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好一点,合在一起就好很多。
最后,商业合作的规范和诚信。所有人都说荷兰人死板,但是死板的真相是遵守商业规矩——双方商定好规矩,共同遵守这个规矩。与之相比较,赚钱反而是一件次要的事情。
比如荷兰育种商、资材商,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把代理权交给了某个中国人,即使他执行得不够好,但当你直接与荷兰育种商、资材商联系时,他们依然会说你要找中国的XXX:“是的,我知道有一些问题,但是我已经把代理权交给他了,在没有变更前,如果你需要我们的产品,你仍然要去找他。”
这样的商业道德,是令人羡慕的。
荷兰花商,无论是育种商、生产商、贸易商还是资材商,都不被同行看好。每次和法国、美国等国花商聚会,大家总会吐槽荷兰人“不好玩”、“太死板”、“逐利”,大家会用弹舌音说“Oh~Ho~e~ollander”,然后翻一个白眼!但是荷兰人就是在这样的声音中和全球做生意,并铸就了他们的百年鲜花帝国。
(作者花呆子,本名余娜,系昆明花知花卉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