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温江花木协会转稿
我没有乡村生活的经验,但自从做了苗木行业媒体人,也算走过见过,去的多是苗乡,种的多是苗木。
“为什么它们能成为苗乡?”土地肥?技术高?有传统?离城近?这个问题从前没想过,以为是自然的事。
今年过年回妻子老家待了十来天,借此机会,用媒体人的眼光“打量”了一遍这个我并不熟悉的村镇。妻子的老家在湖北天门的蒋场镇,种的多是棉花、小麦、水稻和大豆,除了门前一排白杨和水杉,与苗木再无关联。
于是我想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没能成为苗乡?
几天前写了篇《回乡记》,新识了几位从天门走出来的苗木人,他们要么在武汉搞苗圃,要么去了其他地方。也有在老家尝试过的,失败了就没再搞。
聊起原因,硬件上是相对缺水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意识问题。种苗木通常需要投入三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对外销售,而当地农户早已习惯种植棉花、小麦等一年一茬或多茬的经济作物,不能在当年见到效益,对农户来讲是不可接受的也承担不起的。相对于浙江、江苏等富硕地区的农民,天门的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家庭往往承担着多名子女读书、结婚、盖房等压力。要么在地里刨食,要么就选择去外乡闯荡。而那些有头脑、有闯进的乡村精英,通常都把目光锁定在外乡,鲜少有再回来扎根的。
所以尽管有着不错的地理位置(距离武汉160公里)和立地条件(广袤的平原),但苗木这个近几十年让很多苗乡的农户们发家致富的宝藏,仍被排除在这座乡镇的选择之外。
作为一个同样不会种苗的天门女婿,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改变现状,但有一点小想法,可以聊一聊。
几十年前,家家门前都种了几株杨树或者水杉,杨树水杉长得都快,一年窜老高,后来树大了,就有人陆续伐了卖木柴。木柴不值钱,但总归是笔额外收入,于是伐了又种,种了再伐,就到了今天。
而在遥远的另一些地方,人们也在门前种树,有的种罗汉松,有的种羽毛枫,有的种茶梅,种树的人也爱树,经常给它修剪,反正自家院里,种了也不图卖。几十年下来,就老有人上门打问,才知道这树已经值老了钱。
同样是几十年,前一种改变的是一个月的伙食,后一种改变的可能是一生。
所以大概还是意识的问题,即便不能承受百分百的投入,拿出门前的一小片空地,或者小几分薄田,种上一些几年或几十年不打算卖的好苗子,花上一些时间去打理它们,是否也是可以接受的改变呢?
这是我能想到的全部了。
还有一点补充,其实近几年,仅我了解,已经有外地的苗商在天门投资苗圃,种植花境植物。他们带来的是新的模式和先进的技术,以及改变的力量。
成都温江苗木网推荐-园野手记 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