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您好!欢迎来到成都温江花木基地-御景园艺场苗圃官方网站。
13882159736

周一至周六

9.00-18.00

花木行业动态您当前所在的页面是:首页花木行业动态

钟情三十年,他养出十万棵理念超前的“未来树”,全因一条“种树格言”

成都温江花木苗圃协会行业人物志;

 

刘青发的个人史就是一部河南玉兰发展史。

位于豫西南的伏牛山脉,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宝库,几十年来,一拨拨的育种人来这里采种、研究、繁育。刘青发的家乡南召县,就藏在这座山脉的峰峦里。

 

小时候,在山里的玉兰树上掏鸟窝,是刘青发挥之不去的记忆。望春玉兰又名辛夷,是南召地区的乡土树种,因为花蕾可以入药,被当地农户广为种植。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玉兰树用于景观绿化的需求被挖掘出来,家乡的玉兰树被不断地运往城市。

 

刘青发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种植玉兰,但他的想法一开始就和别人不一样。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240.jpg

豫兰生态总经理 刘青发

 

1998年,刘青发租了100来亩地,开始搞他的嫁接玉兰实验。因为北方玉兰品种比较单一,而南方玉兰则要丰富的多。刘青发将‘红运’等南方品种嫁接到乡土的望春玉兰上,既丰富了品种和花色,又能够适合北方地区生长,可谓一举两得。

 

看着刘青发种玉兰挣钱,当地的老百姓纷纷开始跟风,但刘青发却总能出其不意,快人一步。别人卖苗都是先挑大的好的卖,把钱赚进兜里再说;他却把好苗都留在地里,几年后出圃都是清一水的精品,卖的价格自然要高出许多。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他又从产品形态上下功夫,02年开始种植低分枝玉兰树,在北京市场尤为热销。后来农户跟风,他又收了3000棵玉兰大树,开始搞大树嫁接。“不能和老百姓站在一条线上思考”,这是刘青发的“种树格言”。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245.jpg

刘青发和他的高杆望春玉兰

 

2009年,刘青发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种高杆玉兰树。

 

市面上的玉兰,以中低分枝为主流,培育成高杆,既有技术难度,又有市场风险。但和苗木打了多年交道的刘青发觉得,市场是需要发掘的,凭什么玉兰就不可以做行道树?只要培育出好产品,需求一定会有!

 

那年开始,刘青发给自己定下了三步计划:第一步,尝试培育高杆望春玉兰;如果成功,就往前迈一步,嫁接高杆玉兰;第三步,大规模种植高杆望春玉兰“坯子”,再嫁接多品种玉兰树。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250.jpg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254.jpg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258.jpg

刘青发培育的第一批高杆望春玉兰

 

时间跨过十年,2019年夏天,我随几位媒体朋友一道来到河南,从南向北,追随这十年的时间脚步,探访了刘青发的三块苗圃基地。

 

第一块是高杆望春玉兰,分支点都在2.8米,树干粗壮,枝叶葱郁,林间漫步,尽管外面是炎炎夏日,依然让人感到阵阵清凉。

 

刘青发告诉我们,这块苗圃就是他最初开始实验的地方。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但他丝毫没有动摇,逐渐成型的苗子让他坚定了信心。2011年,在老家南召县的第二块苗圃地上,他嫁接了800棵高杆玉兰。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303.jpg

望春玉兰种子

 

刘青发特意带我们去了这块苗圃。今年春天,南京的一位客户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刘青发,一次性买光了这批高杆玉兰。这些年,尽管没做过宣传,但他的玉兰一直源源不断地销往以北京为首的各大城市。随着近年来观花乔木的兴起,高杆玉兰作为行道树的需求逐渐浮出水面,而这片被突然卖空的苗地,也引起了当地苗农们的极大关注。

 

在平顶山市郏县的第三块苗圃里,我们见到了当天最震撼的景象。十万株4-6公分的高杆望春玉兰,清一色的原冠苗,在380亩的土地上茁壮生长。2013年,刘青发笃定信念,从籽播开始,培育了这批高杆望春玉兰,而现在正到了移栽、嫁接的关键一年。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308.jpg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312.jpg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317.jpg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321.jpg

微信图片_20190820100325.jpg

刘青发的十万棵“未来树”

 

一面是原冠苗的树形正好迎合了雄安新区建设的需求,一面是高杆玉兰的市场正从应用和培育两端同步兴起,刘青发的这批“毛胚树”,竟成了市场稀缺的“未来树”。

 

稳妥起见,他满可以现在就卖掉这批树赚上一笔,但面对眼前这些培育了6年的“孩子”,他舍不得。他就近新租了800亩地,准备在秋天将这批苗移栽出来,嫁接上他最新选育的玉兰品种,再等五年时间,看着它们长成当初心中的样子。

 

作为一个玉兰痴迷者,刘青发也愿意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合作,一起共担风险,共享未来可能的更大收获。

 

这几天,刘青发随我朋友杨开源的考察团去了欧洲,开源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上次他们在欧洲的时候,老外说不清中国人的姓氏,后来就干错叫他Mr Magnolia(木兰先生)。我期待,这位低调又果敢的“木兰先生”,继续书写他的苗木传奇。

 

成都花木苗圃协小编鸣谢;园野手记 汪洋

 

 

 

 

 

 

 

 

 

 

 

 

 

 

 

 

 

 

 

 

 

 

 

 

 

下一篇:青岛美田草花新品种研发创佳绩|苗圃企业巡礼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