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您好!欢迎来到成都温江花木基地-御景园艺场苗圃官方网站。
13882159736

周一至周六

9.00-18.00

花木行业动态您当前所在的页面是:首页花木行业动态

中国园艺向何处去?

成都花木苗圃协会行业观点;中国园艺向何处去?

这个题目有点大,太大了,不是像我这样的半吊子园艺人所能谈论的,似乎是应该像孟兆祯院士、陈俊愉院士那样的大人物才有资格谈论的问题。但他们好像不太关心这样的事,虽然有些业内人士在关心这个问题,但谈论的角度仍旧主要局限于技术方面,并没有涉及太宽广的范围。

我做花园十几年,我的大花园体现了园艺的方方面面,我真真切切的感到中国的园艺真的不行,就像我的花园也做的不咋样一样。我在分析我的花园不好的原因的时候,我发现了其他许多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我的花园或我自己的现象,我的花园就是中国园艺的缩影,我的问题也是中国园艺的问题。

2017年湖北、杭州两位不相识的朋友相约来我这里,共同探讨怎样做花园。探讨期间我谈了中国园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该怎样发展,他们鼓励我做深入研究。我说,这应该不是我这样的小人物,井底之蛙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这么说,但我要建花园,要生存、要发展、要建一个世界一流的花园,我每天面对的事情,还都要牵扯这个问题。我是不能为,也得为。本来七月初的时候,我就想把我的这些还没太想清楚的问题,理一理写篇文章。真的很巧,七月底,一位毕业于西北农大从事园林工作的企业老板说,他的校友们想组织个活动,专门研讨一下行业的未来,想请我过去专题发言,讲它几小时。看来,迷茫的不是我一个人,是很多人,甚至是我们整个园林园艺行业,都在迷茫。我们园林园艺企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怎么走,向哪里去?因此,不得已写下此文。

对怎样建花园,我已大致有了思路,对整个行业,我知道的还真不多。我也是个半梦半醒的人,我谈的观点只能算是管见,某些地方可能还是自以为是的偏见。管见也好,偏见也罢,它却出自我十几年的实践体验,不随大流,不苟同,抛出一块砖,也许意外的会引来一堆玉。我结合我的实践,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1

中国的园艺技术确实不行。提高我国园艺水平确实很重要。

我的英国专家大卫·帕特森在2016年跟我说,中国的园艺技术太差了,基本等于零。这个说法有点不客观,有点偏见。我们也有北京花木公司、上海上房园艺,上海辰山植物园这样一些好的园艺单位,只是太少了,也并没有做出世界级的东西来。也就是整体水平低。

我们的园艺技术落后,不是单项的,而是全面的。从设备、到从业者、到管理。我曾问大卫,你们爱丁堡植物园像我们这样的工人有多少?大卫回答,一个也没有呀。我愕然,为什么呀?那些粗活谁来干呢?大卫说,很多活是机械干,如果机械干不了,比如拔草,我们也得人工干,但爱丁堡植物园的工人和我们的农民工不一样,人家是技术工人,大学本专科,受过专门训练,不仅有理论,还都是长期实践经验,怎么设计,怎么种植,什么时间打什么药,土壤改良等,门清,比我的技术人员还明白。想想这一点,我们园艺技术为啥不行就再清楚不过了。


微信图片_20190823235436.jpg

爱丁堡植物园的工人与工具

 

微信图片_20190823235445.jpg

爱丁堡植物园的工人与工具


对于我们技术如何提高,我真的说不太好,不是搞技术出身的,对很多技术问题关注不够,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2

挖掘现象背后的东西,似乎是我的长项。那我就尝试着找一下我们中国园艺技术落后的深层次原因。

和中国的制造业一样,从规模上看,中国应该属于园艺大国,我们每年种的花、种的草、种的树,一定世界第一的。但从质量上看,我们绝对是个弱国。别说比英国、美国、荷兰,就是比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我们也不行。从园艺大国到园艺弱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以为主要还是文化上的原因。

什么是文化?余秋雨先生说的较精炼,也容易理解,他说,“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指导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简单点说,文化是精神价值、行为方式与国民性格。按照这个对文化的定义,你就会理解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政治的、经济的、艺术的、社会的、宗教的、军事的,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即受到价值观、行为方式与国民性格的影响。我们的园艺活动,毫不例外的也一定会受到文化的影响。

鄙视体力劳动,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言行不一、好大喜等等,都可算作中华文化的特色,也会影响到中国园艺的发展。

咱先说说中国的园艺博览会,尤其是北京的园艺博览会吧。园艺在这里说白了就是花园的艺术,种花种草的艺术。我们中国的园艺博览会,你既然叫园艺,那么就该是花园的展示、种花、种草、种树水平的展示,结果却办成了建筑博览会、民俗博览会,花草种的稀烂。

微信图片_20190823235449.jpg

北京园艺博览会


微信图片_20190823235453.jpg

北京园艺博览会


微信图片_20190823235456.jpg

北京园艺博览会


如果说,还有种的好的的话,那也不是园艺精神的作用,而是金钱的魅力,用领袖头像种出来的。在中国的园艺博览会上,园艺永远不被重视,不是反角,就是配角,有时连反角、配角都够不上,属群众演员,匪兵甲乙。如此,你还叫啥园艺博览会,还搞了一届又一届。你的作用,应该是集园艺美之大成,并引领园艺未来。结果你给人们带来的园艺美不多,园艺丑倒是挺多,让中国人更不重视园艺,更喜欢假大空,而不是脚踏实地像绣花一样的种花。有人说,北京世园会褒贬不一,我看没啥褒的,毛主席也不高兴,他老人家会说,把我铺满地,才弄成这样,有啥骄傲的。


3

再说说那位已经仙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老先生。他和他的学生翻译了一本书,英国人写的,之前译书名叫《中国乃世界园林之母》,重新编译后书名叫《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如果我们不看书的内容,仅从书名上看就是世界的园林、世界的花园源于、产生于中国。我之前看过一些书,也就是这个意思,说中国的园林,通过外交官、商人、传教士、艺术品,传到了英国,又影响到了法国,欧洲大陆,乃至世界。我对花园造诣很浅,但是英国园林、英国花园里有没有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的DNA还是能看出来的。你怎么就成了人家的父母,何况你的花草,花园做的那么丑,还总去学习,也还总说自己是人家的祖宗。我不知道中国的那些大教授脸皮怎么就那么厚,那么好大喜功,那么不谦虚。如此,中国的园艺怎么进步呢?当然,陈老先生倒没直说《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是那个英国作者威尔逊这么写的。其实,人家威尔逊只是个标题党,像我的微信一样,为博人眼球采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其内容是说他如何在中国采集植物,并用到了欧洲、世界。但威尔逊这么一写,陈老先生这么一翻译,那些不看书的内容,只看书名的人就坡上驴,英国人都承认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我们就欣然接受吧。

中国人非常非常的勤劳,能吃苦,但那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中国人鄙视体力劳动,认为那低人一等。种花种草的工作在中国人眼里是粗活,农民伯伯干的。我一个专家教授怎么能干,年轻大学生就更不干了。有很多人吵吵来我这做义工,那怎么可能,义工在中国是休闲享受,是做秀,最好还能上新闻。爱丁堡植物园那样的义工我们找不到。如此不那么招人待见的园艺,想取得进步是很难的。

种花如同绣花,要一针一线,静下心来慢慢弄。还要下功夫解决最基本的水土肥的问题。我们是怎么做园艺的呢?就拿做花境来说,一天搞个几百平米,粗针大线的,看起来很炫目,实则没啥内容,搞了二十年,没整出在咋像样的东西来。我们特别讲创新,还要加上文化两字,简称文创,实则多是些花拳绣腿。

如此中华文化,要想扎扎实实提高中国园艺水平,确实很难。

我这里还要谈一下园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的园艺技术水平低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很多园艺家、专家、教授还是单纯的陷入技术的陷阱里,以为我们的园艺只要把技术提高上去了,老百姓就一定喜欢。其实,实际情况未必如此。

2019年英国切尔西花展的很多获奖项目我看了。这样的项目如果搬到英歌石植物园,别告诉老百姓这是英国园艺家做的,是老孙头做的,普通游客一定会视而不见,英歌石植物园还会招来大量的投诉。被投诉的理由无外两点,一是没花,二是什么破玩意,荒了吧唧的。你跟他说什么生态、和谐、自然,他真的不懂。

微信图片_20190823235500.jpg

2019英国切尔西花展获奖作品


微信图片_20190823235504.jpg

2019英国切尔西花展获奖作品


中国人现阶段的审美水平真的不高,喜欢大红、大紫,既要规模的震撼力,也要视觉的冲击力。我们投资于花卉旅游的企业家明白做项目要符合市场需要,但他们不知道老百姓究竟喜欢什么,请教专家,专家告诉他,要生态、要自然、要讲究植物的多样性,要适地适树,还要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政府领导也特别赞同专家的高大上的理想主义说法。项目一面世,由于粗糙的技术加上不接地气的设计,很快落败。浙江有个老板做了个花园,档次不低,还请了一个大大的专家,做了一块大大的花境,花境是挺美的,老百姓不喜欢,也看不懂,等到花败了,那就是一片狼藉。

十几年花园建设与经营,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政府领导式审美、专家式审美,与老百姓(里面有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我的大学同学教授博导)的审美没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忘记了做花园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以自己的审美为依据,我们推测的市场需求就一定是伪需求,我们的园艺就做不好。

中国园艺未来究竟会咋样,应该咋样,往哪里去,路怎么走,这个问题有点大,我说不好。未来,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几百年。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的事,如果我们能把它说明白,我们岂不成了先知?而且说得愈细,愈成体系,愈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可能愈容易陷入空谈。

未来,一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自由探索的进化过程,中国园艺的未来,大致定格于什么时间,什么基本模式,现在我们绝不敢确定,只能是走着瞧。怎么走呢?我也只是敢说一个基本原则,看起来像废话的话,但肯定没错。

我感觉,就像我在上面说的,中国的园艺所以不行,那是我们的园艺技术不行,我们的民族文化有问题,我们的园艺不接地气。至于让我们的园艺技术、民族文化,和如何接地气发展,则很难说的很具体。我把技术、文化、需求简称为技术流、文化流、市场需求流。这三流必须汇成一流,交汇在一起,中国的园艺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技术必须进步,而要想技术进步,一定要有踏实肯干的园艺精神和民族文化。技术上去了,花园漂亮了,但它一定要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点,中国的百姓喜欢,你的花园,你的园艺才有生命力。

说了半天,中国园艺向何处去,我还是没有说清楚。为什么呢?未来,毕竟是未来,对未来我不肯妄加推测,我只知道,未来存在于过去,和现在。也许你从中国园艺的过去和现在,就能大致推测出中国园艺的未来。中国园艺的未来存在于水利、土里、肥里,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


最后,成都花木苗圃协会小编鸣谢;大连英歌石植物园孙老师的好文章

 

下一篇:成都温江花木苗圃协会行业​资讯;火焰卫矛能火么?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