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花木]协会转稿;凌晨2点46分的都江堰,格外冷清,就连蛐蛐都懒得叫出声,此时的董俊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董俊,1987年出生在四川成都都江堰,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很早以前就这里就有很多人从事花木生意,但董俊却从未想过从事这一行。是的,大多数花木人在从事这个行业之前都是没有想过。2011年,朋友联系到董俊想来都江堰挖几株野生银杏,董俊这才发现了商机,决心入行。
骨硬如石气如铁,川人何曾惧敌焉。在四川成都,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花木发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尤其是成都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一个中心集散地。显然,董俊在这样的群雄林立的环境中,开端并不容易。四川人无论什么身份、职业都始终洋溢着一种勤劳勇敢、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董俊也不例外。由于入行较晚,资源和经验的缺乏对于董俊来说都是短板,但是董俊是个务实的人,他相信勤奋能成就人,闲暇之余董俊便跟着身边的花木大佬交流学习,还要去参观各地花木,找寻差距。为了深入了解花木知识,他会跟着工人一起干活。董俊说,“当时是最辛苦的一段时间,他记得自己跟着货车,拉一车苗到金华,再从金华拉一些苗回成都卖,来回倒腾。”
通过跟工人一起干活、交流,董俊深知基层工作者的艰辛,“工人们也辛苦,他们能做的我也能做,多个人帮忙还能早点完工。”董俊在圈子里人缘特别好,没架子。记得几年前,他和金华一个采购商做生意,当时他卖了一车桂花树,挖树的时候下着大雨,客户在车上坐着,而董俊却丝毫不在意的下车帮忙,最后浑身湿透,这也被客户看在眼里。客户回到金华,逢人便说,如果需要桂花,可以找这个四川的董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互联网的新时代。2014年,互联网的兴起导致传统花木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的趋势,董俊凭借独特的眼光迅速借势打开了市场。董俊在几个平台同时推广,随即他的知名度在短时期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与他接触过或者做过生意的人的都认为他是个可靠的人,生意接踵而至。在行业最不景气的时候,董俊反而生意火爆。他的爆发是益于互联网的推动,更是他每一单生意的口碑相传。他笑着说,“我人品好。”
居安思危,原则至上。董俊在尝到互联网电商的甜头同时也意识到互联网对花木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信息的透明化带来了价格的无序化,压低利润胡乱报价,甚至低于花木的合理利润,对此董俊颇有看法。很多工程对批量的用苗质量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所以会选择价低的花木,而经纪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便压榨种植户的利润,导致许多种植户为了在不景气的时候将手中的苗销售出去换取资金的流动,只能忍痛低价甚至亏本甩卖。董俊觉得,这样的恶性循环,会消磨掉种植户的积极性,对行业来说,百害无一利。董俊是个非常讲原则的人,他非常抵触价格战,低于这种生意,他宁愿放弃。
还有一种生意,董俊也不做,那就是和不诚信的客户合作。董俊说,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如果合作过程中发现客户不诚信,他宁愿牺牲掉先前的部分付出,不会再继续下去。“如果是我的问题,扣我的钱,我二话不说。但做生意,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果断,决绝,绝不拖泥带水。这是董俊的性格。
“卖出去,买回来”流转型贸易接口是起步,承接园林工程,从原有的传统经纪人的模式中跳出来,做设计、施工、苗木配送等一条龙园林综合服务商是企业转型的最大目标。董俊说,未来的的市场,服务会成为一个主角,目前他的公司就是以最合理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最优化的规划为客户赚取最合理的利润。在董俊的心里,以后还是会回归到苗圃上来,但未来苗圃的建设他希望能做一个规范化、标准化、容器化、差异化的精品苗圃。即使没有厚重的积累,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初心。
九月的都江堰,董俊走在路上,岷江边上吹拂着飒飒的秋风。[成都花木]协会鸣谢中苗会 虎子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