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花木基地]小编常常听到不少业内人士称,建花园就是个坑,看着很漂亮,以为做起来很简单,真正干起来后,发现处处都是坑。
究竟是不是坑?坑在哪里?如何避坑?4月3日晚,在中国花卉报直播平台,大连英歌石植物园创始人、董事长孙洪奎,带来他对国内花卉旅游现状、花卉旅游本质、景区建设经验谈等一系列观点和看法。
Q:建园以来,您考察过国内外不少花园,也参加过不少行业论坛会议,见识比较广,请谈谈您眼中的国内花卉旅游现状。
A:我认为情况不是特别好。2015年左右,整个花卉旅游业欣欣向荣一片生机,后来的发展不是特别好。据我所知,全国经营花卉旅游的企业大概一两千家,没有准确数据统计。经过近五六年大浪淘沙,绝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保持盈利的比例预计小于1%,主要问题是产品自身不足。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花卉旅游依然是一个朝阳行业。只要吸取过去失败者的教训,找过发展的规律性,做到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任何时候踏入这个行业都不会晚。
Q:您提过,建花园一定要懂花园本质。抓住本质,事情就好办,那您怎么看待国内花卉旅游发展问题的本质?
A:花园的本质是服务,很多花卉旅游出现问题,就是因为满足不了大众对花卉观赏的需求。比如景区设计听谁的?我的观点是公共花园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所以要听消费者的,要有市场思维,消费者思维,符合大众的要求。有的景区设计陷入了“技术的自闭症”,而不是“市场的开放症”,而只从技术角度而非市场角度来经营花卉旅游,那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Q:从服务对象来看,您过去经常说要建“大妈喜欢的园子,体现大妈的文化”,同时又说您的园子很雅致,那您心中的“大妈”真正是指什么?
A:“大妈”是消费群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个带调侃性的说法,其实指的是当下我们国家大多数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我的园子细看的话,可以看出文化和雅致,是雅俗共赏的。
Q:大连英歌石植物园2003年打造,现在成为国内花卉旅游界的标杆,有哪些可借鉴经验,是否有套路可学?
A:做景区的确“坑”很多,牵扯方方面面,涉及学科、知识、人群都太广。在我看来,花卉旅游有四个大坑:一是资金,一个项目如果需要投资1亿元,那至少要有1.1亿至1.5亿的资金准备,留有预备资金应对意外,项目才能安全。二是区位,“金碑银碑不如口碑,一流二流不如人流”。英歌石植物园在辽东半岛岛尖,两小时覆盖人口不超500万,如果换在长三角或珠三角,两小时覆盖人口或许就是1个亿。三是地形,地形好事半功倍。四是良好的心态。跳过这四个大坑,小坑一般不在话下。
Q:“一招鲜,吃遍天”,您推崇产品主义,大连英歌石某些方面也做到了一定极致,您怎么看待这个极致?
A:准确讲,没有极致,就像没有绝对真理一样。我们只能在追求极致的路上而不能达到极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的园子做得不错,最主要就是因为坚持产品主义,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花卉旅游景区必须把花种好,把一次消费做好,这是基础。比如过山车、摩天轮项目,挣钱再多也坚决不做,和建设花园初衷不一致。我的园子有少许二次消费项目,如民宿、婚庆,但都承包给别人。我们团队所有精力都放在一次消费上,不会在二次消费上下功夫,这就是长期的价值主义。
Q:个人角度的一个问题,业内有人称您“花园哲学家”,您也有本著作《我的花园哲学》,能谈谈哲学对您个人和建园的一些影响吗?
A:我喜欢哲学,我认为对建花园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哲学是研究本质的学问,研究规律的学问,是刨根问底的学问,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会让复杂的事情变得清晰,但相比懂哲学,更重要的是会用哲学,实践的哲学最重要。成都花木基地小编鸣谢:薛光卿老师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