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苗圃基地小编今天要介绍的是在长城脚下的北京延庆大榆树镇阜高营村,有一片占地500亩的牡丹园。每年5月中上旬,这里繁花似锦,像是牡丹花的海洋,花20元钱就可以进去赏花拍照、购买牡丹切花和花苗。
但是,一般人看到的只是“黄金蕊绽红玉房”的牡丹芳容,却不知道这里拥有上千个牡丹品种的苗圃基地,是全国甚至全球最丰富的牡丹种质资源库,蕴藏着巨大商机。
这些牡丹资源的收集者和新品种培育者,就是成仿云,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牡丹界最具影响力的育种人之一。
日前,记者应邀来到这里,看牡丹,听他讲牡丹育种的感触与经历。
1
方 向
走进这座北京国色牡丹园的大门,是一条十几米宽的水泥大道,两旁牡丹种植在层层梯田上,正值盛花期。那天风很大,牡丹花瓣随风摇摆,动感十足。
“植物育种最重要的,首先是确定方向,明白自己要培育有什么特性的品种。”粗逛一圈后,我们来到苗圃中的一个小木屋,成仿云发表观点,目前我国牡丹产业的育种方向应该是商品性状的培育。
什么是商品性状?就是能够满足市场期许,具有商品性和应用性的特征。
在成仿云看来,中国牡丹文化源远流长,上千年来已在花形、花色等方面选育出大量品种,其特点是观赏性强,让人一见倾心。这是牡丹育种的基础,因为花儿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美,首先要漂亮,然后再说其他。
“不过,从现在的牡丹品种分析,其观赏性已足够丰富,我们应提升一级,把育种方向放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性上。”成仿云说,比如从切花角度考虑,培育瓶插花期更长的品种;从盆花考虑,培育更适合室内生长的品种;从园林应用考虑,培育株型高大、抗冻耐旱、寿命长的品种;或者是产油量更高的油用牡丹、可提取香精的芳香牡丹等。
屋中一束娇艳的牡丹切花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所在的唐朝,人们就对牡丹趋之若鹜,可惜整体花期只有20天。陆游也说,“养花一年,看花十日。”可能他只养了一棵牡丹,单株花期10天让老爷子很遗憾。
牡丹虽美但花期太短,单朵花三四天就谢了,和月季、康乃馨、非洲菊等动辄瓶插十天半个月的“切花老司机”没法比。不过,现在国际上芍药切花发展迅猛,尤其是欧洲,对芍药和牡丹的切花需求很大。在意大利与法国,芍药牡丹切花中,芍药占六成,牡丹占四成。
“如果能通过育种延长牡丹切花的瓶插期,会带来巨大商机。”成仿云说,另外,食用牡丹也是个不错的方向。他指着木屋窗外的一片白色牡丹告诉记者:“这是我培育的一个食用牡丹品种,花瓣很甜,一会儿你可以尝尝。”
2
方 法
方向有了,具体怎么做呢?
牡丹育种最常见的方法是杂交,成仿云的强项是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源,进行远缘杂交。
在这个牡丹园苗圃里,除了从菏泽、洛阳等牡丹之乡引进的品种,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的高代杂种,来自云南的滇牡丹,200多种来自甘肃的紫斑牡丹,以及用牡丹和芍药进行组间杂交产生的品种。
“在育种方面,我最自豪的有四类资源:一是200多个紫斑牡丹品种,二是高代杂种,三是野生种的种间杂交,四是牡丹芍药的组间杂交。”成仿云带记者走到一片三四十厘米高的小牡丹苗旁说,别看这些牡丹不起眼,但都是非常珍稀的资源。它们的花可能并不艳丽芬芳,但植株却蕴藏着独特的基因,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高代杂种等远缘杂交会引起牡丹育种的巨大变革,“当你把父母做了改良之后,它们的孩子才能产生更多变化。”成仿云说。
并不起眼的牡丹苗圃蕴藏着无限可能
比如牡丹和芍药杂交,可以在杂种中得到双方的优势:牡丹的黄色花、香气以及抗白粉病特性,芍药的适应性与栽培繁殖简单便利等。
当然,育种是需要运气的,‘京华高静’这个牡丹与芍药杂交的新品种就很传奇。
在进行牡丹和芍药杂交时,成仿云带着学生做了很多试验都没成功。直到2003年非典那段时间,因为缺人手,他让本来负责多倍体诱导的学生高静帮忙,做杂交试验。结果这个山东女孩非常幸运,她成功进行了杂交,收获了一把杂交种子。
十几年过去了,这些种子终于不负期望,用它们绽放的花朵回馈了育种人。成仿云把其中的一个新品种命名为‘京华高静’,就是为了纪念学生做出的贡献。
现在,成仿云的团队已挖掘出多个牡丹和芍药杂交亲本组合,每年能收获一批杂交种子,相继开花的有七八十株,许多都具有成为新品种的潜力。在他们培育的新品种中,拿到品种权的就有8个。
成仿云对在这一领域的突破深感欣慰,并充满信心。目前这个育种方向的工作已有他的博士生钟原、郭鑫等人加入,“有了年轻的后来人,不愁事业不发展。”
3
品 种
自1984年从西北师范大学生学物学专业本科毕业,成仿云就与牡丹结缘,之后读硕士、读博士、当教授、带硕士、带博士,都没离开牡丹。“人一生能做的事情不多,我做牡丹就够了。”他说。
他把自己在北京培育的新品种称为“北京牡丹”, 这是我国园艺史上的新概念,也是成仿云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据了解,北京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牡丹生长,在辽、金建都以来开始有牡丹栽培,明、清两代更是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所以目前北京的牡丹应用也很普遍。成仿云通过数十年努力,选育出几十个适合北京的牡丹品种,都以“京”命名,如‘京墨洒金’、‘京云冠’、‘京醉美’、‘京华晴雪’、‘京冠玉株’等。
其实,作为科研工作者,成仿云做事低调谨慎,很多品种育出后并没有申请新品种权,待命名的还有很多。“新品种不一定是好品种,我想再看看,足够好再去申请。”他说,对此自己写了一本牡丹的书,写好两年多了也没出版,想再改改。
‘京云冠’是成仿云最推崇的自育牡丹品种之一。其特点是植株高大挺拔,可达1.5米至2米,白色花朵为皇冠状,高度重瓣,像浮云一样洁白,极适合园林应用。同时,它又是一个很好的切花品种,苗圃在生产期间可以结合修剪剪取花枝作为切花销售,以短养长。
‘京醉美’也是一个既可以做切花又能在庭院栽种的品种。其花色变化独特,刚开放时为浅红色,之后逐渐加深,变为深红色,最后要凋谢时又慢慢变为浅粉色。“它就好像我们喝酒,喝多了满脸通红,之后酒醒了,脸色又恢复正常似的。”成仿云说,所以给它命名‘京醉美’。
国色牡丹园技术负责人王旭是成仿云学生的学生,别看辈分小,但也是硕士毕业后在这里工作了3年。据他介绍,目前十几年生的‘京云冠’和‘京醉美’1米多高的大苗售价在3000多元。“这些苗都是分株或嫁接繁殖的,如果能攻克组培技术的话,价格会降下来不少。”他说,两三年生的苗不到300元,但也可以剪取切花了。
成仿云(左)和王旭观察牡丹特性
还有一个白色重瓣的品种让记者印象深刻,虽然尚未命名,但它却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它的鲜花瓣爽甜适口,是很适合鲜食的品种。“几乎所有牡丹的花瓣都能吃,但这个品种比其他的更甜更香更美味。”王旭摘下几片花瓣递过来,记者尝了尝,甜丝丝的,有水果味,感觉泡水味道应该不错。
4
难 处
在许多人眼中,植物育种是门费力不顾讨好的行当,事实确实如此。
成仿云坦言,当年自己在林大做牡丹育种,没有试验的地方,就找导师陈俊愉先生帮忙。“我知道,陈先生在学校有5亩地。”他坏笑着说,“但陈先生只给我批了3平方米。”
幸运的是,负责管苗圃的郝师傅特别喜欢牡丹。“郝师傅跟我说,你别管陈先生那边,多种点,没关系。”成仿云说,于是自己就偷偷多种了几平方米做实验。虽然面积不多,但对他的育种工作帮助很大。前面讲到的牡丹与芍药首次杂交成功,就是在陈俊愉先生的梅菊圃里完成的。
回忆起多年前的往事,56岁的成仿云一脸幸福,他至今对陈俊愉先生的“雪中送炭”感怀于心。时间过得真快,如今,梅花泰斗陈俊愉先生已去世近8年,成仿云也从年轻气盛的科研骨干进阶为牡丹界的权威。
“以前做牡丹育种,除了试验和观察,除草、浇水等田间管理都是自己干,现在岁数大了,有点干不动了。”他说,育种需要热爱牡丹的人才能坚持下去,想靠这个赚钱不容易,所以年轻的接班人不好找。
“不过,近些年喜欢牡丹的人越来越多,从事牡丹育种的人也越来越多。”成仿云说,他有个叫郭鑫的博士生,自中学开始就喜爱牡丹、培育牡丹。由于喜欢,他不怕风吹日晒,脸黑了、手裂了,依然每天在育种圃中做试验,与大多数学生不同。
在新品种推广方面,人们的观念也让成仿云困惑。
“很多来这里看牡丹的苗圃老板都会问我,成老师,能不能给我剪几棵带回去试试?而不是说,我想买几棵回去试试。”他说,多数人没有形成对新品种的尊重。这些品种是育种者用十年以上时间选育出来的,如果都是送而不是卖,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这个行业是发展不起来的。
一个好品种从选育到推向市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如果不能合理的市场化,育种工作就像空中楼阁。只有知识产权得到尊重,才会有更多好品种进入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我这里是开放的,品种丰富,技术成熟。希望和有志于牡丹产业的企业合作,共同做大做强。”成仿云说。
花卉育种是一项需要有情怀的事业,需要有成仿云这样的育种人。“根植黄土艳四海,足遍五洲香不改。尽心竭力牡丹花,人生无怨更无悔!”这正是成仿云教授一生从事牡丹育种与研究的真实写照。成都苗圃基地小编鸣谢李欣老师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