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苗圃基地小编了解到张相永是在山东德州的苗木人,苗圃在陵城区,名叫“源盛泰”,开车三分钟就到东方朔故里。那是一个四周围合起来的封闭式苗圃,养树养猪养鸡养孔雀,一共800多亩。
虽是一个典型的工程配套苗圃,但是标准不低。常规的国槐、法桐、栾树等乔木,也有玫瑰木槿、杜梨等有意思的品种。更有意思的是丛生——丛生白蜡、丛生栾树、丛生国槐......张相永谈起丛生就兴致勃勃。
2016年是张相永苗圃的改革元年。那一年,他把自己苗圃全部重新整顿,砍的砍,卖的卖。
“当柴火卖,才卖了6万块钱。”张相永站在一片种满国槐的地块前。这是他第一个对苗圃“动刀子”的地块。现在都是4×6的标准定植,干干净净,草都不见,每年都要修剪树冠。
“动刀子”之前,这里就是一个乱炖大杂烩。
2016年,德州还发生了一件事——德州花卉苗木协会成立。成立后的协会立即组织了一次对外考察。张相永报名参加了,回来就开始改造自己的苗圃,高标准、机械化,下手挺狠,仅苗圃机械一项,至今已花了三四百万元。
协会秘书长康至宏对不少人说过:那年考察后,有个人砍掉了上百亩垃圾苗,这个人就是张相永,他是协会成立以来改变最大的,也是受益最大的。
1
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目前山东苗木生产面积为271万亩,比去年减少5万亩。前几年最高峰的时候,全省苗木规模一度达到320万亩。
苗圃减少的情况在德州也差不多,很多小户已经退出,从业者可能减少了20%至25%,销售不好的、地租高的,如今日子不大好过。
有意思的事,过去10来年,“以圃代绿”的模式在德州一带很流行,政府补贴给农户地租,从业者能低成本从政府手里拿地。对于当地苗木从业者而言,相当于当地绿化部门给企业“发红包”了。
客观而言,在德州做绿化或者苗圃,土壤是大问题,当地政府对“增绿”的问题也头疼,所以自然而然衍生出这种“合作模式”。政府、企业、农户,多方共赢。
有人提出了口号:政府要绿、企业要利、老百姓受益。
当然,“以圃代绿”基本都是上百亩大面积集中供地,所以基本是大户才能扛得起,因为土地可以便宜,但管理没法便宜,压力也不小。苗圃定位不好的,熬过前两年就会发现不对劲儿。
所以一些德州的苗圃,隐约能尝到先甜后苦的感觉,刘彦光就是其中一个。
2
7年前认识刘彦光,他热情地展示了他的“绿化带苗圃”。在北外环沿线:土壤不大好、树种一般、管理也不算出众。
不过在那几年,这样已经算可以了。而且,他主要靠绿化工程盈利,苗圃只是补充不是主业。康至宏定义那是刘彦光的1.0版本。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几年刘彦光也跟着协会外出学了不少,如今苗圃的2.0版已经很成熟。比起1.0版本,2.0在苗木结构与管理水平上明显提升了一大截,造型大龙柏、高干丝棉木、杜仲等高标准定植像模像样。
还有个3.0版本,高接的“金丝吊蝴蝶”,看得出他下了很大功夫。
这几年,刘彦光似乎悟透了一个道理:即便是给自己做配套的项目,也得做好。以圃代绿也不能随便搞搞。
这个低调的山东大汉,有次喝过酒后感慨:“我们一辈子做点事,可不就是想做得比别人好?也牛气一点?”
那晚在大排档撸完串把刘彦光送回家的,是一个特殊的“司机”,他叫隋利辉。
3
2013年,隋利辉入行,初生牛犊,但势头很足。在2015年,隋利辉就当上了平原县苗木协会会长。地道的东北人,一口酒不喝,却能给大伙办事:成立苗木协会,帮着大伙卖苗。
去年协会和县政府合作了“以圃代绿”项目,一口气带头拿下来2000亩,绵延10公里,四家企业搞定。都按规定配植了乔灌,有的地方还种上了向日葵、油菜,搞起了林下经济。
10公里沿线绿化不算短,开车也得转很久,像阅兵一样。每个标段边坡算起来就有50亩,隋利辉想在边坡上做做文章,准备种植卫矛、月季,提效增收。
那条路叫“340国道”,道路是近几年才升级的,前身是318省道。项目落成后,这里被省里提名“省级森林廊道样板工程”。
除了340国道项目,平原县的京沪铁路800亩绿化工程、马颊河8000亩绿化工程、平原东站“千亩秀林”工程,都以“以圃代绿”操作。
这也让平原成为德州下辖区县里,唯数不多苗圃面积不减反增的地方。但从业者减少是肯定的,隋利辉的感觉与康至宏一样,大部分小户亏钱离场。
整体感觉就像洗牌,人和苗木都有变化,换了档,“精品意识”也强了。
4
可是,即便是精品也不一定好卖。比如法桐,隋利辉就砍了30亩,张相永也想砍。他们都觉得,还不如种杨树,或者其他特色的东西。
做了一辈子林业工作的康至宏发现,最近绿化行业的“周期推论”似乎不灵了,低谷有点长。
康至宏的这种感觉不是孤例,整体绿化市场如何,上市企业就是风向标。2019年,上市园林企业净利润增长的寥寥无几。龙头们被轮番洗牌,易主,换装登场,更别说小企业了。
整个行业的结构已经被重新定义,大家都是一条产业链上的,谁也躲不开被洗牌重塑的命运。
在德州这几天,大家提的最多的一个词是“新旧动能转换”,那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会议中提出的。山东省一直高位助推,德州积极响应。在平原县,几个大项目先后上马。
德州的几个地方也在蠢蠢欲动,动则上百亿元的项目听得人又爱又怕。
苗木企业想要进场,“入场方式与姿势”跟之前明显不一样了,心态也得跟着发生变化。所以正在酝酿或是等待一场动能转换。只是方向在哪里?希望在哪里?大家都在找。成都苗圃基地小编鸣谢杨开源老师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