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苗圃基地行业资讯;22年前,赵文华辞掉国企的工作,和父亲一起建圃种树。在苗圃干了一星期,手上脚上都磨出了血泡,晚上,她躲进被子里偷偷地哭:难道我这辈子都要干这件事了吗?
赵文华的父亲赵国彦曾是乌鲁木齐一家国有林场的场长,三十年的林业生涯,让他对树有了深厚的情感。退休后,他决定带着女儿一起种树,把他干了一辈子的事业传承下去。
对于父亲的决定,女儿开始是不理解的。
赵文华大学读了法律专业,毕业后在国企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种树,意味着放弃原来的生活,选择一条艰苦而未知的路。
绿神腾疆苗木合作社 赵文华
从建圃、选苗开始,她跟着父亲,手把手地学习种树。
每天一早,带着工人下地干活,中午还要做上一桌人的饭菜。忙完了种植,她就去跑销售,坐着公交车从城市的北头跑到南头,看到沿途有哪些单位,都一一记在本子上,转天印了小册子,一家一家地上门拜访。“跑个二十家,大概有一两家能成的。”
坚持了两年,终于打开了市场。作为乌鲁木齐最早一批个人苗圃,虽然只有80亩地,但品种多,种的多是当地特色的乡土树种。许多项目需要用苗,都主动来找赵文华,忙碌的同时,也让她品尝到了这份事业带来的快乐。
长枝榆
在乌鲁木齐,近二十年里,市政用苗的方式经历了一场持续的改变。
过去,施工单位只要定好高度,苗子在苗圃截干之后,直接栽到项目上。只种一根“铅笔杆子”,对树冠没有任何要求。所以苗圃生产也是极力密植,利用每一分土地资源。
2010年前后,随着会展大道的建设,许多市政项目开始要求带冠种植;而随着许多高端房企进驻新疆,对苗子精品化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反观生产端,苗圃里找不到好苗子,农户的传统意识还来不及改变。
当时的赵文华已是一名从业十年的“老”苗木人了,在市种苗协会,她担任起副秘书长的职务。为了应对市场的转变,学习先进的种苗理念,协会每年组织会员去山东、河北等苗木大省考察。每一次,赵文华都积极参与,她知道,改变,必须从自身做起!
金叶榆
一边抽稀,一边养冠,300亩的老苗圃,调整只能一步一步来。2014年,父亲把苗圃全盘交给赵文华和她的弟弟管理,看着女儿一步步成长,终于担当起了这份事业,老人感到无比欣慰。
2016年,赵文华联合几位同行一起新建了600亩苗圃,采用2×2米间距,标准化种植。品种选择长枝榆、裂叶榆、圆冠榆、垂榆等本地特色的榆树品种,以及大叶白蜡,复叶槭、紫叶稠李等十几种乡土植物。
品种多、数量大、树形统一,定位为高端房产项目供苗的精品苗圃。
在当时当地,大株行距定值还会被普遍嘲笑的时代,这一步,迈得不小。
2019年,赵文华又再次扩圃300亩,间距拉到3×3米,品种也扩充了红叶海棠、王族海棠、高酸海棠、香妃海棠、桃叶卫矛等;还培育了丛生山杏、暴马丁香、大叶白蜡、红叶李等市场新兴的丛生苗。
赵文华深知,随着市场对精品苗木的要求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丰富,苗圃的生产模式、产品也必须跟着改变!
“誓要把精品化进行到底!”
3×3定植的大叶白蜡
如今,回首二十二年的苗木历程,赵文华坦言,“种树,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2017年,父亲赵国彦被乌鲁木齐种苗协会评为“最佳奉献奖”,这是对老爷子一生种树情怀最好的总结。
而赵文华的坚持和梦想,则是对这份“绿色”事业最美的传承。 四川成都苗圃基地小编鸣谢园野手记 汪洋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