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株胸径20公分的垂枝樱,是浦江雨露苗圃最大的一株,2011扦插成功,至今十年。
五年前的深秋,我第一次来访这片苗圃时,这棵树是这样的——
这是它2018年夏天的样子——
19年的春天,因为早来了几天,拍到了满树待放的花苞——
这是一棵树的十年。
再看这片苗圃。
2010年,引入垂樱;
2011年,第一次扦插实验,活了9株;
2013年,扦插成活率超过八成,首次参展,引来同行的关注;
14-15年,扩繁小苗,喜忧参半。
2016年,我第一次来到这片苗圃,在浦江蜿蜒的山间,一片片绑着竹竿的小苗,一点都不起眼。
前五年,没人知道这片树是什么,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
扶干中的垂樱小苗
垂枝樱的种植在国内没有模板,也缺少可供参考的经验。洪钎李只在一些杂志上,见过它长成大树的样子。
开始,他按照龙爪槐的模子,统一定干,分枝下垂,像一把伞。
接着,他又尝试在第一层分枝上面再绑一根枝条,牵引向上,让树形更加高大,枝条更有层次。
20年的春天,他新辟了一片基地,拉开株行距,把一批树形高大、可塑性强的好坯子移出来,再次修剪绑扎。
未来的样子,在他心中已有了雏形。
2021年的冬天,我第六次来到浦江雨露。
抬头望树,当初那些不起眼的小苗,已是一片片高大挺拔、枝垂如瀑的樱花林。
随着大树的逐渐成型,加上这些年不遗余力的推广,垂樱的应用市场也在打开。
今年刚刚达到10公分的3000株垂樱,上半年已经定出去一半。仅两个景区的采购单,就卖掉了上千株。
我仍记得第一次来这片苗圃时,老洪告诉我的那句话:“从好品种到好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条路,他走得踏实而执着。成都苗圃协会小编鸣谢原野手记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