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苗圃基地》小编得到的消息,今年全国红掌总产量在3000万盆左右,与去年比变化不大,但整体价格却下滑了20%以上。产品结构以红色老品种为主,占60%以上。虽然个人消费有所增加,但租摆业务仍是主流,尤其是北方地区,用于租摆的比例占到80%以上。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的‘福星’红掌标准化生产
行情
“杨总,今年疫情对您公司的影响是不是非常大?”
“不是非常大,是特别大!上海封城三个月,三个月没进苗、没出苗,你知道这对周年生产的红掌意味着什么吗?”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鹏告诉记者,三个月没进种苗,意味着明年的三四五月,他们将无苗可卖;而三个月没出货,则表示他们大概扔掉了10万盆苗,颗粒无收。“疫情不仅影响了今年的销售,还会影响明年的。”他说。
接受采访的十多家企业都表示,造成今年红掌价格下跌两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疫情。这种跌价不是所有卖出的产品都低于去年同期,而是有些时候与去年一样甚至更好,但有时因为疫情封城封路,大家的货都积压了,只能赔本甩卖甚至直接扔掉。
云南秀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秋好表示,作为产地,云南疫情不严重,但销地有疫情也受不了。今年她的产品主要是‘埃索多’‘阿拉巴马’‘菲丽西塔’等红色系老品种,总量约80万盆,很多都是以12厘米盆径12元、15厘米盆径15元、17厘米盆径17元的低价销售。“压货严重时,12厘米的只卖五六元,15和17厘米的也就10元出头。”她说,这样赔本卖的大概有10万盆。
云南秀海的‘埃索多’红掌
由于今年的疫情不仅遍地开花,而且持续时间长,圈里流行这样一个段子:今天种苗商封了,明天生产商封了,后天销售商封了,好不容易大家都没事儿的时候,物流公司又封了。人们最想听到的一个词就是,解封。
“对于现在的生产商来说,不是养得好、品质高就能销量大、利润高,因为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对行业影响太大了。”北京彩冰花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号兵说,今年他将产量降到20万盆,比前几年少了10万盆。如今他想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能平稳销售出去就行,尽量不赔钱。
作为周年生产的产品,红掌若因为疫情导致压货,就必须低价甩卖。如果还卖不出去,就只能扔掉。否则,会影响下一个周期的生产和销售,损失更大。
周年生产的另一个后果是,红掌的年宵概念越来越淡。谈起今年的年宵销售,大家只是在常规生产的基础上,稍微增加产量,并且相当谨慎。
“年宵就顺其自然吧。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我现在的产量肯定是不够卖的。”山西环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培林告诉记者,他今年的总产量约55万盆,在可控范围之内。“不敢发展新客户,老客户最多也就‘吃到八成’。”
山西环美公司的红掌生产基地
除了疫情,租摆行业不景气也是红掌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租摆在北方能消化80%的红掌产量,南方接近60%。但这两年大环境不好,很多公司倒闭了,谁还摆花啊?”杭州金色池塘生态农业观光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伟祥说,老百姓买红掌的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总体比例还是太低。所以,红掌价格仍与租摆市场的景气程度直接相关。
提到C端消费,不能不说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电商、直播带货等形式,这种渠道的走货量也在增加。不过有从业者表示,电商虽然能跳过中间商,促进了销售,但其受众对价格非常敏感,商家为了销量也会拼命和生产商压价。记者在网上看到,有些盆径12厘米的红掌仅售10元甚至8元。因此,这也是导致今年红掌价格走低的原因之一。
产品
据了解,在今年的3000万盆红掌中,盆径14厘米至15厘米的中规格产品约占50%,17厘米的大规格苗占10%至15%,13厘米以下的小规格苗占35%至40%,还有人在生产9厘米的超小规格苗。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小规格产品比例在上升。
山东东营双福花卉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伟伟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红掌总产量约100万盆,去年是65万盆,增加的主要是12厘米盆径的小规格苗。“小规格红掌主攻终端市场,它能使单位面积的产值达到最大化。而且消费者也喜欢,今年市场上多次缺货。”他说。
事实上,小苗产量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生产商希望降低风险。一般来说,生产盆径17厘米的红掌要13个月,15厘米的要10个月,12至13厘米的仅六七个月。规格越小,生产周期越短,企业就能越快出货换钱。
品种方面,别看今年全国红掌的总产量有数千万盆,但市场上80%的品种都来自安祖公司。老品种包括‘菲丽西塔’‘红斑’‘密歇根’‘马都拉’‘特伦萨’等,新品种有‘荷马’‘俄勒冈’‘爱达荷’‘明尼苏达’等。该公司的红掌特点是花大、红色、艳丽,花朵还多。橙色多盟的市场占有率在缩小,只有‘红成功’种植量相对较大。
广州维生的‘马都拉’红掌
广州维生的‘荷马’红掌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自主选育的‘小娇’和以‘福星’为代表的“福”系列红掌,也获得了不少生产商的认可,尤其是‘福星’夏季不褪色,越热越红艳的特点深受种植者喜欢,产量逐年增加。
据杨培林介绍,今年其培养的55万盆红掌中,‘小娇’就有25万盆。“‘小娇’株型小巧紧凑,颜色鲜艳,红花、红梗、红肉穗,非常适合电商销售。”他说,这个品种真的是国货之光,是我国红掌育种者的骄傲,唯一的缺点是生长速度稍慢,但由于株型紧凑,单位面积产值高。
另外,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爱普兰特(北京)园艺科技公司引进的‘红宝石’。该品种不仅耐热,而且掌面极其光亮,就像抹了油似的,非常适合生产13厘米至15厘米盆径的中规格苗。
颜色上,红色是毋庸置疑的王者。在红的基础上,越大、越鲜艳的人们越喜欢,尤其是租摆市场。杂色系红掌仅占总产量的10%左右,主攻零售市场,走货较慢。
作为我国红掌最重要的集散地,广州每年能消化全国总产量的六成左右。“这里的包容性强,不同品质的产品都能找到市场,山东、四川、云南等地的货都会拉到这里找出路。”广东维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红掌事业部经理温庆桂告诉记者,原因一是广东省内及周边地区的市民消费多,二是可以向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出口。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客户不敢囤货,让广东本省的生产商有了地理优势。温庆桂表示,今年该公司总产量在100万盆左右,除了安祖的品种,还有‘小娇’和‘红宝石’等。他的经验是,过年要卖大盆径的,平时卖小盆径的。颜色就是红的,越红越好,粉、紫、白都不好卖。
没有人知道疫情何时结束,这种不确定性始终影响着红掌从业者的决策,让他们不敢全力以赴,只能亦步亦趋,小心谨慎。
“市场不断变化,广大种植者大多都在观望,不知道该怎么走。红掌的生产周期长,种多了怕明年卖不出去,种少了又会浪费设施空间。最要命的是因出货不畅、场地积压而未按计划种植后,年宵和年后都会有供货不足现象。”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晓云说,今年他们种的100万盆成品,总体算下来也就卖了个成本价,但她对未来前景仍看好,如疫情向好,她也看好节后行情。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的‘小娇’红掌标准化生产
西昌尚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尚东升表示,对于年宵他不抱太大希望,也不知道如何判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维持日常的出货量。不求赚钱,活下来就好。不过,他比较看好年后的销售,“从过去几年的经验看,三四月份市场会缺货,价格也比年前更高。”
温庆桂也同意这个观点,并认为这与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年轻人过年回家有关。“年轻人是盆花消费主力,回老家了自然无法买花。等他们回来之后,消费量也就上来了。”他说,有一年因为疫情全国鼓励过年不回家,年宵期间的销量就有明显增加。除了尽量把产量调整到可控范围之内,从业者也在主动改变和应对。杨鹏的观点是降本增效,主要是降成本。外面的市场由大的经济环境决定,企业无法控制,只有发掘单位内部潜力,做到不赔钱。李伟伟和陈秋好更看重提高品质。“以前的红掌有花就能卖,现在得有4朵花,还要高度达到多少厘米以上。”李伟伟说。温庆桂提到新品种的优势。“‘爱达荷’‘明尼苏达’等新品种虽然种苗要8元左右,比常规品种贵3元,但销售时走货快,售价也比常规品种高8元左右。”他说。
广州维生的‘爱达荷’红掌
另外,过去一盆红掌都是两株苗,现在一盆三株正在成为趋势。“虽然每盆成本会增加两元左右,但这种产品的抗风险能力会明显加强,很多重视品质的生产商都在这样做。”某资深从业者告诉记者。“如果行情不好,大家抢着出货时都卖20元,经销商肯定先拿三株的,你能快速回笼资金;如果行情好,供不应求时,两株的卖25元,你能卖30元以上,增加利润。”他说。
“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不变爱,多少唏嘘的你在人海。”虽然很难,但所有接受采访的从业者都在努力坚持,寻找办法,而没有提到退出。成都苗圃基地小编鸣谢李欣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