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您好!欢迎来到成都温江花木基地-御景园艺场苗圃官方网站。
13882159736

周一至周六

9.00-18.00

花木行业动态您当前所在的页面是:首页花木行业动态

成都温江天星村的编艺明星们 | 成都温江花木人专题

在成都平原的温江区寿安镇是成都花木之乡的核心区,当地有一个依托本地苗木资源从事植物编艺的村庄叫天星村。村里无论男女老少,无不精通植物编艺。他们创作的作品精致美观,畅销市场,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

成都温江天星村的编艺明星们 | 成都温江花木人专题

休闲亭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一群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是怎样从泥土中汲取芬芳,吸收营养,用双手把紫薇、杜鹃、罗汉松等常规植物编织成一件件精美的花篮、花瓶、大熊猫等上百种作品形象的?佼佼者总是最好的“向导”。在天星村,“向导”刘纪东、漆康林、薛刚等,如同明星一样受到村民追捧。

刘纪东  指尖艺术成就产业梦想

川派盆景发源地在寿安,编艺产品发祥地又在天星村。在天星村植物编艺公园内,随处可看大师们的掌上艺术,一株植物辗转手中,片刻已有别样风情。用指尖创造艺术的人,在天星村比比皆是,而刘纪东,不仅是编艺大师,还是开拓者、引领者和天星编艺花木合作社理事长。

成都温江天星村的编艺明星们 | 成都温江花木人专题

刘纪东编艺凉亭作品

一个村庄的变化,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但仅有政策还不够,还得有机遇和一群开拓进取之人。天星村曾是一个花木产品单一的传统种植村,20世纪90年代初,刘纪东继承父辈的编艺艺术,率先探新路,在结构和用材上走出了上辈人未能走出的路。

“小时候看父亲用花木编织出一个个作品,虽然好看,但就是慢,养家糊口都困难。”从那时起,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刘纪东逐渐走上了植物编艺创新之路。

天星村编艺虽有百年历史,但传统的工艺和使用的工具太过简单和简陋。编艺产品与静态人工工艺有很大不同。静态的百年千年仍能保持原样,但编艺材料却是动态的,编艺植物要生长,会对原有形态造成破坏。刘纪东观察发现,曾经很“顺眼”的编艺作品,两三年后会完全失去原有的风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乱七八糟的面貌。

那时的编艺产品也很单一,除花篮、花瓶外再无其他产品形式,而编好的花篮、花瓶又因质量不稳定、变形快,市场接受度不高,消费者也不敢轻易购买。“当时看还可以,但最多两三年,产品就会出现凹陷、弯曲到无形。这样的产品谁敢买呢?”刘纪东说。

有一次,刘纪东看见父亲愁眉苦脸,以为家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仔细一问,才知道当天上午有几个买主到基地看见父亲的编艺产品后,虽然很欣赏,但疑虑重重不敢购买。买主临走时告诉父亲,明年再来看这几件产品,如果不走样就下单购买。这件事给刘纪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才能保持产品品质优良不走样?问题出在哪里?他时刻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忽然有一天,他看见1名电焊工正在焊接一个用来筛沙石的铁筢子。刘纪东灵机一动,如果将编艺产品支撑架的材料从篾条改成不变形的铁丝,就可长期保持一种姿态。他把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并立即付诸行动。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用铁丝成功做成了支撑架。自此,用铁丝作为支撑架的花篮、花瓶的形态再无改变。刘纪东也最终发现,编艺产品后期之所以走样,是支撑编艺产品的原材料存在局限性。刘纪东认为,当时的天星编艺已处于悬崖边上,如果没有年轻人参与进来,没有创新革新,天星的传统编艺能否走到今天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此后编艺产品再次受到消费者欢迎:“编一个卖一个,根本不愁销不出去。”刘纪东说。但与此同时,一两个产品打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产品多样化、更新速度快才是市场的发展方向。“从花篮到花柱、屏风、华表等,能想到的、在脑子里能形成具体图案的,我们都会想办法制作成产品。”刘纪东说。经历这一阶段后,他的视野不断扩大,十分关注喜闻乐见的社会形象,并将其演变成编艺产品。

漆康林  指尖上的“舞者”

细雨过后,阳光透过云层,把光芒洒向大地。在寿安镇天星村植物编艺公园内,紫薇花瓣飘落一地,为原本清新的紫薇院落增添了几分唯美。公园中,女贞编艺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一群孩子面前。他们在父母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自然之旅:在“动物王国”里自由漫游,与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等十二生肖“动物”嬉闹玩耍……为这些“动物”注入生命活力的人正是具有创新创意理念的天星村编艺大师漆康林。

成都温江天星村的编艺明星们 | 成都温江花木人专题

漆康林编艺飞鸟作品

凭借“出乎意料”的想象力,凭借执着的工匠精神,今年56岁的漆康林2017年受命组建“编艺巨人联盟协会”,与众多技术精湛的编艺匠人们“对对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自此,漆康林家便成了“聚艺厅”。一周一小聚,一月一大聚,以编艺作品论优劣,评长短,各抒己见,互评促进。尽管联盟协会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漆康林家的院落里俨然成了艺术中心。

漆康林在天星村为何被人们“追捧”?这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漆康林也和大多数温江花木人一样,跟风种植苗木,希望能发家致富。种植几年后,小苗已长成大苗。但现实告诉他,苗木市场的大门对当时偏僻的天星村几乎是关闭的,只有极少数农户能销售部分苗木。怎么办?正在为前途担忧时,有一天漆康林无意中看见一本园林方面的杂志,顺手翻了几页,一幅由藤条编艺的灯笼图画吸引了他的眼球。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图画看了好久。他的异样也引起了家人的注意。经过询问才知道他是在思考自己园子里的存苗是否也能变身为各种形态的编艺作品。2000年,漆康林到交通方便的万春镇黄石村六组租了几亩地,基地出口正对接成青路。除移植了部分编艺作品到黄石村基地外,漆康林继续创作新作品,期间有孔雀、凉亭、八角凉亭、爱晚亭、龙牌坊等。这些风格各异、栩栩如生、形态优美、美观耐看的作品一经展示,便受到消费者喜爱,不少绿化公司在绿化工程选项中,也把编艺作品列入了景观内容。

因为新奇,漆康林的编艺产品很快便打开了市场,当初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很快市场便急转直下,他的编艺作品不再受到园林公司关注,似乎在一夜之间又回到了过去。

从畅销到滞销,市场反差如此之大,原因究竟在哪里?天星村已有不少人在漆康林的影响下从种园养园过渡到从事编艺工作,没想到却让大家陷入了困境。漆康林把人们召集到一起,分析产品市场遇冷的原因。经过多次碰撞,他们终于明白,根源并不是产品本身有质量问题,而是使用的辅助材料有致命的弱点:编艺产品的骨架使用的是竹片,时间一长,竹片就会变形甚至腐烂,产品也会随之变形,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2008年府通路贯通,天星村从原有的偏僻之地变成为交通要道上的村庄。舍近求远不可取,漆康林又把园林基地从万春镇黄石村搬回到天星村。失败的根源找准后,他不再担心,对市场前景信心十足。在跟村里的匠人们商量之后,他们开始用钢筋做成固定骨架,并按新法放手编织。此法使编艺产品质量更为稳定,产品也再次成为市场里的“香饽饽”。

薛刚  痴迷的编艺人

金秋十月,记者在寿安镇天星村采访时,在天星村植物编艺公园内,不经意间看见了一家园艺场内有众多形态各异的“动物”,或站、或卧,栩栩如生。走近观察,仿佛让人置身“动物乐园”。哪个能工巧匠,把指尖上的艺术应用得如此完美?

成都温江天星村的编艺明星们 | 成都温江花木人专题

薛刚和他的编艺作品

步入这家名为薛刚园艺场的基地内,恰好看见有3人正在捆绑一丛高大浓密的植物。他们用绳索和铁丝从下到上,逐一把凌乱的枝条规范在一起。这是要做什么产品造型?记者上前打听,有个年轻人边操作边介绍说,他们要进行大熊猫编艺作品,正在绑扎骨架。

说话人正是园艺场主人薛刚。他非常热情,放下手中的活逐一向记者介绍自己制作的动物类型的编艺产品。记者看到,除十二生肖“动物”外,还有庄严的华表,气势磅礴的青城山牌坊等。薛刚说尤其是近年开发的大熊猫编艺产品,是目前市面上最为稀缺的产品,客户需要必须提前订制。

说起天星村植物编艺公园的编艺大师编艺产品何时转型升级的问题,不得不提到薛刚。2016年是编艺公园传统产品紫薇花瓶的一道分水岭,因外界“复制”太多同类产品,市场逐渐疲软。创新才能创造,创造才会改变。已出过两次国门、考察过多家国外园艺企业、又会熟练应用电脑的薛刚,开始琢磨新产品开发,一批凤凰、孔雀、长颈鹿等编艺产品应运而生。尽管市场畅销,但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这不是心中的目标,薛刚要开发的是既要资源稀缺、又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2021年经过反复研发,薛刚绘制了形态各异的大熊猫编艺图纸。2022年春第一批10个大熊猫编艺产品完成,今年秋天,产品供不应求,且价位也达到他心中的目标。

在天星村植物编艺公园内,记者见到了3个刚刚完工的大熊猫编艺产品。它们有的在行走,有的在爬树,有的或坐或卧,姿态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展现出了大熊猫的憨态可掬。薛刚介绍说,等植物枝叶浓密后,大熊猫顽皮娇痴的形象就会一目了然。他还告诉记者,仅大熊猫这个种类,发展潜力就很大,可编艺大中小体形,也可编艺各种姿态和色彩区分,让大熊猫在天星村“动”起来、“活”起来。

据天星村党委书记谢思凯介绍,在花木市场颓靡的背景下,天星村以现有植物编艺产业为依托,确立了建设植物编艺公园这一结合农业特色品牌和新型乡村旅游的产业化项目。通过40多年发展,搭建网络、集市、合作社等众多平台,促进传统花木的转型升级,消化存量花木,拓宽村民的收入途径。目前天星村的编艺产品虽然在全国的知名度较高,但同质化较为突出。为突破瓶颈,今年年初天星村与院校合作,走阳台经济发展之路,希望天星编艺能走出更广阔的路子。成都温江花木协会小编鸣谢张建国老师撰稿。

下一篇:“红粉”十年,从新品,到爆款苗木,到常销,全因它的“三项全能”!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