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地里的苗都归我管,但很多并不属于我们。”7月11日,当杨向东在雨中摇下车窗,向成都花木协会记者介绍眼前的订单型苗圃时,语气得意。阵雨打湿了他头顶,他并不在意,大声招呼雨中干活的工人穿雨衣,别着凉。
在成都花木的圈子里闯荡20多年的杨向东,几乎参与过苗木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从推销苗木杂志的广告,到苗木生产经营、承接绿化工程,再到做经纪人。
现在,他决定把所有精力放在这家名为成都万象景观绿化公司的苗圃上,以法人兼总经理的身份,打造订单型苗圃的品牌。
三种“订单”模式
万象苗圃位于成都郫都区,2015去年3月9日开建,目前总面积近300亩,共有4个分场。其中,包括总场在内的前4个苗圃采用“定培”模式,面积各几十亩;第五个分场面积130亩,生产模式是“代培”。
在现场成都花木协会记者看到,每个苗圃内都是大规格丛生苗和球形灌木套种,前者品种有乌桕、榉树、朴树、铁冬青等,5根主干,单根粗12厘米至15厘米,支撑处用白色无纺布包裹,整体树形几乎一致;后者包括海桐、米兰、大红花和红花檵木,冠幅1.5米至2米,枝叶繁茂,球体紧实。
又是粗壮的干,又是丰满的球,圃里的苗木“身材性感”,体态婀娜成都花木协会记者感慨,它们和林志玲真是像:都是年龄很大但是很美,都是永远不可能属于一般人。
据杨向东介绍,“定培”和“代培”都是为地产商供苗的订单生产,“‘定培’分两种,与大陆地产商的合作方法是,对方确定品种和规格,我们生产。签订合同先付35%定金;苗木定植后对方验收,合格了再付30%;苗木运到工地定植,验收合格,一个月后付清最后的35%。”他说,这意味着苗木定植后就可以拿到大部分钱,风险小了很多。
“与成都某著名地产商合作的方式是,签订订单合同后我们找苗、培育,达到要求,发货到工地,对方验收,一个月后付清全部苗款。”方向东告诉成都花木协会记者,苗木装车前对方会派采购经理和设计师来苗圃点苗,相当于预检,避免产品与要求差距过大。
从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初,万象苗圃给两家地产商各供了一批苗,合作愉快,回款也很及时。为保证甲方利益,每个订单方向东都增加了20%的产量,给对方留出选苗的余地。
“代培”的合作伙伴是某国内前三十强地产集团,模式更新。种什么甲方说了算,苗木由甲方提供,万象苗圃有优势的产品也可以供货,万象苗圃负责出土地、出人工,赚的是种植、养护、出圃等这些人工和技术费用。
成都花木协会记者在万象财务负责人娄焕的电脑里看到,2019年的代培费合计390万元,其中定植、养护和出圃费分别为88万、210万和92万元。“这里的地租是每亩2500元,加上人工、药肥以及各种设施成本,应该有得赚。”他告诉记者,但苗木必须养好,成活率低于96%是要给对方赔钱的。
对此杨向东表示,“代培”模式还在尝试中,会在摸索中调整。“不过,无论‘定培’还是‘代培’,都是形式,关键要给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产品。拿到订单只是第一步,生产出高品质苗木,打造出美桦的品牌,才是我们的追求。”
宋朝诗人陆游说,“功夫在诗外”。美桦苗圃之所以能成为一家订单型苗圃,其在订单之外的功夫相当厉害。
定植前的功夫
2018年夏天,杨向东出的汗可能比上半辈子加起来的还要多。自3月9日拿到土地后,他就和几名“小伙伴”住在苗圃,4个集装箱是他们的家,近200亩土地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几个人负责挖沟铺路、布局水电、营造地形,不分白天黑夜。
“最重要的是排水系统。”杨向东告诉成都m记者,成都7-8月雨大风大,对苗圃的威胁是致命的,尤其是遇到飓风。先下雨,把土地泡软了;然后大风吹来,树就容易倒甚至折断。“所以我要求苗圃整体要有地形、地貌,不留水。然后每隔6米有一条小沟,地势最低处有大排水沟,苗圃四周也有足够深的‘护城河’。”
截至当年11月8日定植苗木(其实种的是栽在控根容器里的容器苗)前,杨向东已对苗圃投入90多万元,他说这叫先苦后甜,能减少后面的损失。“2018年飓风来临,我故意48小时不动,看苗圃承受能力。结果排水沟虽然满了,但路面没被淹。用一个水泵工作6小时后,沟里的水全部排空。”现在无论刮风下雨,苗圃一年365天都可以出货。
成都花木协会记者发现,每棵丛生大乔木之间的距离都是6米,但不是按照正方形定植,而是按蜂窝状的六边形定植。上面树冠没有交叉,下面树干之间空隙很大,正好生产灌木球。“这样既不影响通风透光,又能最大限度利用土地。”
“四化”产品
虽是订单型苗圃,但有大量非订单产品。订单之外生产什么,杨向东想了很多。
作为我国苗木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成都苗市成熟度很高,香樟、秋枫、小叶榄仁等乔木的生产已经饱和,利润微乎其微,得做不一样的产品。在此基础上,方向东提出了差异化、标准化、优质化、量化的“四化”产品原则。
最终,大规格乔木丛生苗被美桦看中,品种主要是乌桕、榉树、朴树和铁冬青等。“品质要从源头把控。”杨向东说,苗源来自浙江、江苏和安徽等省,是他一棵一棵亲自挑的,单株粗12厘米至15厘米,五棵一组定植在控根容器中,目前死亡率不到千分之五。除了日常的细致管理,还要归功于种植土中自行研发配比的基质,更利于苗木生根。
组合大规格丛生苗,选苗的诀窍在于既不能选差的,也不能选太好的。杨向东告诉记者,不选劣质苗谁都知道,但如果选的苗太好,价格高是一方面,另外它下部的侧枝多且长势旺,组成丛生苗要去除,会留下疤痕,影响景观效果。
“具有原生态的景观,市场价值最高。”他说,地产绿化追求的是自然,苗木越趋向自然越受青睐。采访中,他不断提到“原生态”三个字,他们也尽量在往这条路上靠了。
支撑丛生苗主干的,是一种金属支架。这些支架从设计、生产到组装都是方向东自行设计施工的。“相比常用的杉木条支架,钢管支架一次性投入高,但寿命长、更稳定。”
在苗圃入口处huan记者看到路边躺着几棵被拔掉的海桐球,叶片还是绿的,但树冠有些稀疏。杨向东说这是他主动淘汰的,因为球的密度不够。“要想打造苗圃品牌,就要‘舍得’,做精做细。”他说,尤其是苗圃大门口,必须都是精品,“我要让甲方进来就被震撼,眼睛里没有沙子。”
除了总经理,苗圃工人也有淘汰的权利。
“他们都是老手,工资300元一天呢。我告诉他们,咱们的产品品质不能打折扣,你是第一道关,看不上眼的就拔掉。”杨向东扒开一株海桐球让记者看:“你看这球的顶梢,刚修剪过,今年已经剪了两次。大红花和米兰剪了一次,等顶梢老了就剪第二次,现在太嫩,剪了不容易发新芽。”
年轻的股东
员工持股,是万象公司的又一个特色。
在采访时成都花木协会记者看到,除了老司机杨向东,公司管理层几乎都是年轻人。业务部负责人黄贵龙和苗圃总场长江瑶86年出生,财务主管王薇93年,分场负责人可可以及小朱、小罗等骨干都是90后。为了增加公司的凝聚力,赚了钱大家都有份,万象提出了员工持股政策。
目前公司总投资1300多万元,员工自愿入股。据杨向东介绍,大股东持股30%至40%,有两位;小股东持股3%至10%,有6位,每年年底按比例分红。“公司一共十几个人,有股东8人,他们既是员工,也是投资人。”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活跃,成了股东,更能挖掘出每个人的优点,他会当做一份自己的事业去把控每一个执行环节,集大家之所长,才会走得更远。
这种主人翁意识在每天晚上的例会上体现得很明显。
每晚8点,如无特殊情况,万象苗圃管理层会在办公室开个小会。每个人轮流主持,总结当天的工作,计划第二天的事情。“这能培养年轻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促进团队沟通。”杨向东说。
成都花木协会记者采访当晚的例会上,除了喷灌改造、滴灌安装、修剪、治虫等工作,小伙伴们还总结了日常工作中的成本控制问题,比如节约用电,食材浪费等。
另外,万象公司还做到了财务公开,不仅每个人每月挣多少钱公开,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供货商的姓名、电话甚至银行卡全部“裸奔”,大家互相监督。“其实,采购主要是我来做,我既是管理者,也是执行者。我愿意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杨向东说。
有人说,虽然发展多年,但我国花木苗木行业还处于群雄逐鹿的原始时代,能成大事、赚大钱的往往是那些路子更野、底线更低,更擅长装神弄鬼的人。
不过杨向东认为,行业正在变得规范,从业者也越来越理性,小事能取巧,大事只能拼实力——努力、耐力、爆发力。“我在万象持续用力,不为短期盈利,赚快钱,而是希望创出品牌,长线发展。希望大家也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