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花木基地行业动态;去南京旅游的朋友,一定会感叹于鼓楼广场的两只孔雀绿雕的美丽灵动。高7.6米、宽70余米的两只孔雀,自2016年起伫立在这座广场上,被称为南京新地标。
在上海人民广场,也有两只飞舞造型的凤凰,凤凰之下铺满各种花朵造型,名为“凤来花舞”,建成后不仅吸引来大量游客,还吸引了各地立体花坛的从业者纷纷前来取经。
上海人民广场的“凤来花舞”立体花坛
在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花坛背后,是一位72岁的立体花坛工匠——李海根。
李海根是上海海根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立体花坛建造事业15年,他的作品多次远渡重洋,获得了国内外从业者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李海根
立体花坛在国内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是2006年上海世纪公园举办的世界立体花坛大赛。在那之后,立体花坛的建造理念、技术加速发展。节庆假日中,立体花坛频频亮相。国内涌现出大批造型迥异、艺术性极强的立体花坛。
但在世界立体花坛大赛来到中国之前,大赛的组委会也考虑了很多。他们对当时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但同时也有一丝担忧,中国人能做好立体花坛吗?
中国接受了挑战。2005年,上海决定建造四座立体花坛,是“试水”,也是“亮剑”。李海根受命建造其中一个花坛。在基本没有参考的情况下,完成了一座琵琶造型的花坛景观。
“给我们的报价是10万元。”李海根回忆,当时没人知道建一座立体花坛到底要多少钱。也不清楚什么样的花坛能达到国际的要求,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好在李海根曾多次负责当地菊展的举办。同时,他也是当地的月季、玫瑰产业协会负责人,对植物雕塑和观赏花木都很了解。立体花坛的建设,很多技术都参考了菊展中雕塑的建造。建造中,他把菊花换成其他的草和花,融合中国特色元素,丰富细节与造型。
在世界立体花坛大赛组织的线上研讨会中,大赛评审认为上海此次展出的立体花坛水平很高,也做出了在中国举办世界立体花坛大赛的决定。
“不考虑经济因素,我就是要把花坛做好。”是李海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6年来,他一直坚持用这样的心做作品。
“我不是天赋异禀”
天安门和长安街花坛总设计师蓝海浪和李海根是好朋友。蓝海浪说,他最佩服李海根的一点,是建造花坛时,李海根不用3D建模,只凭一张网格图,就能完美呈现设计效果。
有人说,南北立体花坛风格不同。北方宏大有气势,南方温婉重细节。李海根是“南派”立体花坛的代表。经他手的立体花坛作品,往往精雕细琢,优美灵动。
“许多人说您匠心独具,天赋很高,您觉得呢?”记者向李海根提问。
他的回答是:“天赋嘛,我只有一点点。但在任何领域想做到完美,还是要靠积累。”
所有过往,均是积累。在负责菊展之前,李海根从事过建造行业,参与过不少大型机场的建设。立体花坛也是建筑。李海根引用了建筑学概念,完善了关于立体花坛的一系列标准。
比如,立体花坛内部是钢筋、基质土和灌溉系统,重量很大。施工标准的建立确保了花坛建成后的安全稳定——花坛大多放在城市重要节点上,安全最重要。
李海根作品“西部牛仔”,获2006年国际立体花坛大赛(美国雷丁市)金奖
立体花坛的下垫面承重能力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不同地区、不同材质、不同年限的材料,承重量都不一样。李海根说,立体花坛占地大,经常会出现下垫面一半是土一半是水泥的情况,承重能力不均匀是不行的。所以在搭建花坛之前,一定要调查场地,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打好根基。
2018年,上海市要在人民广场建立体花坛。李海根首先调查了场地,按规划的花坛体量来看,其地面不足以支撑花坛重量,因为人民广场的喷水池使用时间过长,已有开裂现象。
“立体花坛建造首先要考虑安全性。”这是李海根常说的一句话。在专家的建议下,人民广场承建单位对喷水池进行了承重设计改建。从此,这座广场上有了各种精美的立体花坛作品展示。
李海根2018年的作品“繁花似锦”,位于上海人民广场
上海人民广场上的立体花坛作品“凤来花舞”
园林、土木、行政,李海根曾做过很多行业。他最喜欢,也最得意的是立体花坛的建造事业。
2017年,在加拿大建国150周年之际,加拿大魁北克省与联邦政府决定共同举办大型立体花坛展览。上海市作为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的友好城市应邀参展。上海市园林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送展的立体花坛作品“九狮献瑞”,就由李海根负责建造。“九狮献瑞”获展览最具魅力和参观者最为欣赏的作品证书。
当记者问李海根最喜欢自己哪个作品时,他提到了“九狮献瑞”。这是用立体花坛形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狮子造型。作品中共有九头狮子,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狮头威猛又不失灵动,体型健壮又活泼可爱,全身翻卷金毛,显示出狮子的雄伟威武。
李海根介绍,栩栩如生的狮子背后,他们做了许多工作。为了体现颜色与质感,花坛共使用植物34种,其中,狮子部分使用了17种植物。最重要的是狮子金色鬃毛部分,采用观赏草模拟,勾画出超过1万个线条。这是狮子灵动、传神的关键。作品参展后,国际上的立体花坛从业者与李海根开玩笑:“原来一直以来,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在中国。”
艺术源于生活,李海根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这种细致完善了他的作品。“花坛中常见的植物造型,需要注重真实性。比如,月季、牡丹、荷花,各种花花瓣的形态不同,制作时应注意分辨。”这也是他的立体花坛作品中于细节处见精巧的支撑。
立体花坛要求表面植物覆盖率不低于80%,建造中,用植物表现花坛中的动物、人、建筑等细节非常关键。在上海鲁迅公园中,要建设鲁迅形象的立体墙面。为了找到做鲁迅先生衣服的植物材料,李海根花了不少精力。“鲁迅没有穿过黄色的衣服,制作花坛,要真实才传神。”最后,他在国外找到了咖啡色的草,终于完成了花坛的制作。
再说未来
今年3月底,“节庆主题立体花坛设计、施工实操培训”在上海举办。作为行业领军人物,李海根担任了此次活动的老师。
在培训中,李海根把立体花坛称为艺术品和奢侈品,说立体花坛是“草的本质,花的容颜”。作为“奢侈品”行业从业者,李海根对待每一个作品都很认真。
李海根在实操培训课上
“要做让观众、领导、专家、同行都满意的立体花坛作品。”这是几天培训中,李海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目前来看,立体花坛在各地需求逐渐旺盛,形式也逐渐多样,但立体花坛水平良莠不齐仍是行业突出问题。李海根认为,既然以“草”为本质,那就要在植物应用上下功夫,收集、开发更多适用于立体花坛的植物材料。提升既有材料的抗性,延长花坛的生命。更要行业共建标准,形成良好、可持续的产业氛围。
培训的开班仪式上,李海根说了一句话:“只要这个行业还有年轻人,那这个行业就是有前景的。”培训结束后,他几乎每天会在培训群里发一段内容。有时是骨架细节的构建,有时是花坛植物的选用,有时是对行业标准的思考。
这位72岁的立体花坛匠人,不仅依然在一线奋战,奋战之余,也对年轻的从业者给予了深深的关注。四川成都花木基地陈美谕老师撰稿。